河南新鄉縣七裏營鎮七五村村民、92歲的蔣宗梅老奶奶,17年前開始每天手工制作鞋墊並免費贈送給鄉鄰,已累計送出鞋墊近3.5萬雙,被大家親切地稱為“鞋墊奶奶”。1985年起,老奶奶開始手工制作塑料籃子、炊帚笤帚和嬰兒鞋帽等,免費送給鄉親。2000年起“轉行”把制作相對簡單的鞋墊當成了“主業”。(2月16日央廣網) 矯正鞋墊 不用見到“鞋墊奶奶”本人,就能想象到她有多慈祥和藹。據當地媒體報道,老太太聲音洪亮、頭腦清楚,幹起活來手腳壹點不含糊,而她的日常生活是這樣的——心態豁達開朗,身體硬朗,愛清靜,平時自己獨居小院,兒孫子女、街坊鄰居時不時來看望她,送些家常飯,嘮嘮咳,順便也拿幾副鞋墊。年過九旬,生活的也好不愜意。 足弓鞋墊 人緣好,說得不僅僅個人的人品好,更是說得這個家的家風好。據悉,老奶奶做的鞋墊如今成了七五村的“村禮”,老人常常教育子女要勤儉節約,安心工作,不占公家便宜,和同事好好相處。在她的帶領下,這壹大家子其樂融融形成了好家風,影響著村裏其他鄉親。如果要不是家人支持,想必,“鞋墊奶奶”也不會堅持免費贈鞋墊給鄉親這麽多年。 “鞋墊奶奶”詮釋的是“以鄰為善”。如,要是有人問她為什麽做鞋墊,她總是這麽說:“歲數大了,幹不了別的,做點蓄,還能幫襯點別人。”她時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:能幹活俺高興,看見別人墊上俺做的鞋墊,俺更高興!老太太名聲在外,附近三裏五村的鄉裏鄉親也經常來找她要鞋墊。正是這種“以鄰為善”的精氣神兒,才贏得了眾人的稱贊。 “鞋墊奶奶”贈鞋墊更是鄰裏新風“好樣板”。在農村,有壹句老話,就是沒有關起門來過日子的。意思再簡單不過,壹個村子就是大家庭,以前日子不好過,需要互相幫襯;現在日子好過了,鄰裏和睦也很重要,沒事兒串串門,即便鄰裏之間鬧矛盾了,過不了幾日,鄰裏組織的壹個飯局,就能化幹戈為玉帛,和好如初,這就是“好鄰裏”。 “鞋墊奶奶”如同壹盞燈,傳遞著和睦向善之光。雖然她沒什麽文化,可是她卻用這樣助人為樂的行為感動著他人,影響著她的後輩,自己也收獲了健康和快樂。尤其是她常說:“墊著我做的鞋墊,走路穩當,好比建房子,地基要建好。走路要穩當,做人要踏實”。更蘊含著做人與做事的真諦,影響著後輩人和眾鄉鄰。 “鄰裏好、賽金寶”,“遠親不如近鄰,近鄰不如街坊”這些傳遞著街坊鄰居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。92歲的“鞋墊奶奶”蔣宗梅,是令人尊敬、令人信任的“好鄰居”。老人有手藝,心靈手巧,閑不住是“秉性”使然;不計報酬、樂於助人、廣施愛心,是“人性”使然,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者家人,影響著鄉鄰,培樹了“好家風”,也帶好了“鄰裏風”,好樣的! |